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杨勇:手术过程就像背患者过河,度人度己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1-28 15: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水冲入杯中,茶叶纷纷飘舞,或翩跹,或坠落,重归沉寂后,茶香氤氲开来。
“一杯清茶看世界”,是杨勇喜欢的格调,这让他在繁冗紧张的诊疗工作之余,始终保持着内心的清澈与澄明。
作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勇认为外科医生应该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性情的修炼,在手术台上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从容准确应对:当下级医生不慎弄破动脉、大量血液即将喷涌而出的一刹那,能一下子把破口夹住,须臾间化险为夷。
“手术刀是患者的一道生死线,优秀的外科医生总能预见即将发生的事情,不会将自己和患者置于绝境中,可以做到有惊无险。”
杨勇说,手术的过程就像“背着患者一起过河”,既是度人,也是度己。
被患者贴上“人渣”标签后

我国泌尿外科著名学者郭应禄院士是杨勇硕博连读研究生时的硕士生导师,每当遇到棘手难治而杨勇擅长的疾病,郭院士就会推荐患者去找杨勇,并将杨勇的手机号码告诉对方。
年轻男子小梁就是这样一位患者,因尿频、尿痛、下尿路症状严重,在多方求治无效几近崩溃的时候,推开了杨勇诊室的门。
杨勇详细寻问了小梁的情况,小梁说在很多医院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都没发现什么问题。杨勇告诉他,那些都是医生的主观判断,既然没看好,那只能在我这里做进行系统的检查后才能判断是什么疾病。没想到,小梁听后勃然变色,认为杨勇是过度检查,气急败坏地摔门走了。
第二天,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昨天的患者小梁打来的,还没有开口,对方就在电话那头吼了起来:“来北京跑了这么多天,又遇到一个人渣大夫!”
对方发泄完就挂断了电话,一旁的同事见被莫名贴上“人渣”标签的杨勇并没有生气,非常不解。杨勇反问同事:
“他的‘人渣’的想法是怎么来的呢?他跑了无数家医院,没有一个大夫解决了他的问题。而且,他为治病已经花了很多钱,仅在一家大医院开中药就花了5万。”
其实,在杨勇三十多年的诊疗生涯中,被患者误解并打电话痛骂的事情并不鲜见,但他从不后悔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号告诉患者。今天,杨勇的微信好友里已有多达3600多个患者及其家属,以便“在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能找到我”。
让患者能24小时找到你,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杨勇把私人联系方式留给患者的做法,得益于美国泌尿外科泰斗帕特里克·沃尔什(PatrickWalsh)教授。
2005年10月,沃尔什教授应郭应禄院士之邀来京访问期间,杨勇和他讨论了如何获得患者信任的问题。
沃尔什说,和患者沟通、建立信任的第一步,是要把他们当成朋友,要把家里的电话给患者,让患者能24小时找到你;第二步,是告诉患者,你能为他们做什么,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什么,不要担心患者会对你的医术产生怀疑而隐瞒可能存在的风险。
沃尔什的话让杨勇受益匪浅,如法炮制后,他发现,其实,极少会有患者打他的手机。杨勇笑着说:
“可能是目前沟通交流的渠道多了,常识性的知识从网上也很容易获得。”
“患者最多是发个短信来问:您明天出不出门诊?”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杨勇出门诊时都会给挂不上号的患者加号。
郭女士出现排尿困难、不畅、漏尿、失禁等令自己尴尬不堪的症状已有8个月了,
“去了无数医院,看了十个医生,十个医生说了十种不同的病、开出不同的药,吃药吃的胃都不舒服了,也没见好,多次想过自杀”。
经其他医生推荐,郭女士找到杨勇,杨勇给她加了号。
“感谢您为我加号,很多医生到点都下班走了,而您因为给我加了号,还要加班工作。”
郭女士说,杨勇给她做了膀胱颈口环切术后,解除了她的梗阻,生活终于恢复了常态,
“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您手里不算什么大病,我却看了那么多医生没有一个给我看好的。”
传承:牢记对老师的承诺

“我曾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专门研究尿控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病人跟肿瘤不一定有关系,关注的医生不多,因此就算再有名的专家,如果不进行长期研究,也可能判断失误。”
“虽然得这样的病不像癌症存在生命危险,但是活得非常痛苦。其实,找对病因后做个小手术就能好。”
1995年,杨勇还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工作时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发表过一些论文。
1998年,在博士生导师顾方六教授的推荐下,杨勇出任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委员,连续担任了两届
顾方六是我国著名泌尿外科学专家,也是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有一天,因病住院的顾教授突然问常去探望他的杨勇:“你说我对中国泌尿外科有没有贡献?”杨勇仔细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只要我活着,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您不会被忘记。”没想到,几天后,顾教授就去世了,那次的对话也成了师生之间最后的交流。
杨勇始终牢记着自己对老师的承诺,决心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泌尿外科医生,让老师的思想、理念和技术一代代传承下去。
“现在我手术做得比较少了,主要是我的学生们现在都比我做得好,我很开心!”
“作为一个科主任,如果科里只有你最能干,其他人都不行,就说明你这个主任不行。如果在你的科,除了你,其他人也很能干,那你肯定行。”
杨勇非常自豪地说。
教学相长,代代相传

“每一代人接触的技术不一样,起点就不同。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比你差,你用你自己一个人来‘绑架’一个科室,甚至‘绑架’一家医院,这样做毫无人生价值。”
“个别著名专家动不动就跟医院叫板‘不答应我就走人’,这个做不是有格局的人,过于自我。良好的传统要一代一代地把年轻的一个一个带起来,如此努力,医院才能成为名院,科室才会成为优秀科室”
每带一个学生,杨勇就会告诉他,所有的手术我都会教给你,但是我只有一个要求,我怎么教你的,你就再怎么教给你的下级医生。你不想教也没关系,问题是,如果你的下级医生是由我来教会的,那你俩之间就没有师承的关系了,摩擦会多,很难做到教学相长,代代相传。
“这种教学相长的理念很重要,不仅帮助了年轻一代医生,也对自己有良好的提升,自己成长不容易,其实要教会年轻医生需要更高的水准和能力,如此努力,才能使整个科室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杨勇强调。
由于英语成绩出众,1989年,杨勇在郭应禄和顾方六两位老师的共同担保下走出国门去英国学习,此后,他就不断在东西方之间往返,对世界泌尿外科的发展了然于心。
“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外科医生,手术技术跟国外的优秀医生处于同一个水准。中西方的差距在基础研究和对肿瘤发展规律的理解上。”
杨勇举例说,比如保肾手术,中国优秀外科医生能把肿瘤切除干净的同时把肾保住,手术做的非常漂亮。但国外医生可能不会这么想,欧洲专家从1988年就开始做研究,一直2004年,做了16年的研究后发表文章:肿瘤如果超过5公分,即使手术切得再干净死亡率也会增加,因为肿瘤体积过大,肾脏发生多中心小肿瘤的几率要高得多。
“他们做的研究指出,保肾手术其肿瘤不能超过5公分,一旦长大到某种程度后,肾脏肿瘤的多中心性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复发的可能。但有些中国医生会说,为什么5公分的不能切除,我10公分的都能切。”
杨勇指出:
“10公分的肿瘤切除后,如果保留肾脏会增加复发的几率,一旦复发患者就直面死亡。国际专家是从疾病发展规律上做临床决策,大家对肿瘤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解不在一个频道上,最终会明显影响肿瘤治疗的疗效”
“病理查房制度” 让手术结果公开透明

近年,杨勇带领泌尿外科的同事们一起认真研究肿瘤的发展规律,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然后应用到日常的诊疗中。
不久前,一位要做肾癌手术的病人找到杨勇,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病人心脏有点问题,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没有心脏病科,再加上医院病人特别多,手术的话还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
杨勇建议病人:
“去其他医院问问看,不一定非得在我们这儿等。当然你要愿意等,我们也可以给你安排”。
病人坚定地说:
“我不去别的医院。其他病友都告诉我了,就你们这儿做完手术后不爱复发。”
杨勇一听,感觉特别欣慰。
杨勇指出,个别大医院的个别医生就喜欢做手术,手术做完后,再出现什么情况就说“手术做完了就不要再找我”。
“我们医院有个特点就是多学科诊疗,对肿瘤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比较全面。这一点不能说综合医院做不到,而是没有这种理念,精力都放在做手术上面了。”
杨勇在管理科室时建立了独一无二的“病理查房制度”——肿瘤病人做完手术一周后,病理报告就会出来,整个科室都会围绕这个病理报告进行讨论:当初做这台手术的医生是如何操作的,切没切干净,病理报告能把这些问题显示的清清楚楚。
“我们把病理报告公开,就更没有人会乱做手术了,一切都是透明的。”
“在我们科室,这个病理查房之所以能一直查下去,是因为大家做手术都特别认真,问心无愧,大家才能去讨论这件事。但凡有点猫腻和遮掩,这项制度就无法贯彻下去了。我跟大家开玩笑说,等我退休以后,过10年我再回来,如果你们还在坚持这项病理查房制度,说明你们还是很牛;如果你们不讨论了,说明你们都各怀鬼胎。”
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就要早诊断早治疗

“晚期肿瘤的诊断是一目了然的,但此时谁也没有好的救治办法,这就是我研究肿瘤这么多年的体会。”
杨勇坦率地说:
“需要一个高手来完成的肿瘤切除手术,这个患者术后也活不了太久;做手术能活下来的肿瘤患者,不需要高手也能完成。所以说,要想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降低死亡风险,就是要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某位院士所说的“肿瘤的早癌筛查没必要,会造成过度治疗”的说法,杨勇直言不讳地指出:
“这话不全对。对于癌症,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也可以选择暂时不治疗、观察,但是,首先你必须要知道,这是肿瘤,而且只有早期恶性肿瘤,患者才有生存的机会”。
在网上一个著名的诊疗平台上,患者给杨勇“患者满意度”的评分是100分,大家纷纷留言称:“您是好人,遇到您是患者的福气”,“医术精湛!对患者和善,非常感谢给出的治疗方案”,“诊断明确,治疗得当。医者仁心,妙手回春”,等等。
对于患者的褒扬,杨勇表示:善良是一辈子的修行,仅某次的“异想”,就会毁掉你所有善良的努力,也是做良医可贵的原因。
“我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为患者尽心尽力,做事问心无愧,一直努力走向良医的路上”
杨勇真诚的认为
“做一名真正的良医是很难高调的,良医不是名医,名医容易当,多上几回媒体就有名了”。
“我希望能像我老师那样,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一些:他用他的思想来影响一代人,把整个学术水平提高一个档次,让大家理解疾病的更真实情况,把握疾病的规律。在更高的学术水平上去当医生,培养更多的医生去做良医,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
杨勇简介   




杨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杨勇

  •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兼总干事
  • 1998-2005年曾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尿控学组副组长
  • 1998-2003年曾任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12年至今 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及教授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吴阶平泌尿外科学》第二版副主编,卫生部研究生教材《泌尿外科学》第一版及第二版主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论文15篇。获2项国自然基金。
  • 专业擅长: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病及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9 20:36 , Processed in 0.164824 second(s), 6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