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2|回复: 1

专访|王成教授:“医”路无畏,力将肾内科建设为高水平临床 ...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1-21 18: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9岁时的王成,便已担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简称“中大五院”)肾内科主任这一要职。
与很多前辈相比,他或许略显稚嫩,但与很多青年医师相比,他又更显内敛、沉稳。

今年45岁的王成,已经从医20年,他立志当一名好医生,坚定地带领科室一路披荆斩棘,致力于将肾内科建设为高水平临床专科。
王成说:“在从医这条路上,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成长、科室发展更上一层楼的垫脚石。”

“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立志当医生的缘由。问及王成,他说:

小时候,我一想到医生,心里就会浮现他们救死扶伤的高大形象,非常敬佩。我的叔叔也是一名医生,我看到他为患者做了很多事情,看到他救治了很多人,受到他的影响,我想学医这件事,从来没有动摇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王成求学过程中,非常真实的写照。
1996年高考结束后,他毅然决然报考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在接受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的专业学习后,随即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工作,2008年获得中山大学内科学(肾病)博士学位,2012年前往美国Georgetown大学高血压与肾脏中心进行2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有趣的是,在他准备攻读博士时,身边的朋友闲聊时劝他:“全职脱产做实验,没有奖金,只有工资,你这三年可能要损失一辆小汽车啊。”
王成只笑了笑,不置可否。

重要的一步路走好了,走对了,我相信后面的路,会越来越长、越来越宽。
就这样,他克服了别人眼中学习的枯燥,抵住了当下的诱惑,跨过了美国进修时的语言障碍甚至“文化休克”,在不懈努力之后,成为了人们嘴里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美国的第一年,他就发表了4篇SCI论文,后续又攻克了肾病领域微血管分离技术的难题,在备受导师信任和欣赏之余,将学到的理念、技术毫无保留地带到了中大五院。
许是真正的勇者更擅长逆风飞翔。如同王成评价自己的求学过程。

在枯燥的学习中,我喜欢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明确可以进步的地方,在不断的自我鼓励和行动中获得成就感。其实,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过程。选择了从医,就相当于选择了终身学习的目标。
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少将新征,力将肾内科建为高水平临床专科

2017年时的王成,作为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大五院肾内科工作,成为建院以来最年轻的一名科主任。

初任科主任,我有很多担忧。在科室有半数人员年长于我的情况下,如何获得大家的信任,让科室越来越好,是当时感到最紧迫且头疼的一个问题。
面对问题,他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最后确定了打破困境的三个关键做法。
一是用心交流且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构建良好沟通与友善相处的环境;二是明确科室人员的共同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来消除负面分歧;三是团队建设、诊疗规范“两手抓”,增强大家对科室的认同感。

在一个个做法落实下去之后,我不仅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我们科室也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也为今后向更高水平临床专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大五院肾内科由肾内科1区和2区、腹膜透析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及门诊组成,已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百人学术团队,现年门诊量达30 000余人次,年收治患者2500余人次,科室医护人员以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水准,赢得了珠海及周边地区患者的认可。
“虽然我院肾内科已经是省级重点专科,但为科室的长远发展以及为应对未来患者的医疗诊治需要,我们树立了更高的目标,将朝着国家级重点专科的方向努力。对此,我们将优先学习省内其他大型三甲医院肾内科的优点,改善自身不足,再转变向国内优秀肾内科学习,逐步达到我们的目标。”

无论当前取得怎样的进步或成就,都不能就此止步,更要放眼未来。

鹰眼寻溯病灶,重在防患未然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已是成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数据显示,全球已有1.7亿糖尿病肾病患者,2030年该类疾病的患者总数将可能显著增加,我国患者数亦不在少数。
结合现状以及日常工作中一次次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相遇,2018年,王成牵头开设了中大五院的糖尿病肾病亚专科门诊,希望更多糖尿病肾病患者能第一时间找对科室、看对病,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该亚专科经过几年的发展,对当地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治疗、基础研究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医生,不能眼看着患者疾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后再处理,要让患者各项指标刚刚出现异常时就做出对症处理,尽可能早预防、早治疗,尽可能不让疾病发展到束手无策的阶段,尽可能让患者承受更少的病痛。
在他的严格要求和影响之下,科室成员日常都会为患者做好关键指标的记录,然后再就有问题的指标就行分析和探讨,以求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

医患一心,携手共筑健康未来

谈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王成笑言道:“我们与患者之间,从来都不是敌对关系,我们有共同的敌人——‘病魔’,我们应该是有着生死之交,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身为一名医生,要多从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仁爱之心、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才能打好抗击“病魔”的“这场仗”。
“我在中大三院工作的时候,治疗过一位患者,等我来到中大五院后,我以为我们不会再见面。没想到,他后来从医院的宣传栏上看到了我,拿着20年前那份手写病例,又挂号找我看病。当时真的是很感动,我们还聊了聊这些年他的疾病和生活都发生了些什么……”王成回忆着,讲述着他与患者之间发生的故事。
温暖的力量,往往直击人心。王成说:“我其实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却常常收到来自患者的感恩。在这近20年里,也和很多患者相处成了朋友。”
2022年春节,珠海疫情出现反复,有一部分需要透析的患者住在封控区,但他们通常隔一天或两天就要做一次透析,否则就会出现危及生命的风险。这时王成带领科室成员在危难之中站了出来。

为了解决封控区、管控区普通患者的透析治疗,我们将中大五院血透中心科学地一分为三,在凤凰山病区成立封控区透析病区,在南屏香洲二院设立管控区透析病区。三个透析病区同时运转,在疫情期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

最终,他们为疫情防控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小结
慢性肾脏病并非不可防、不可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王成总是先“敌人”一步,于轻症时期就树好藩篱,将重症拒之于外。他希望自己能做患者身边的“白衣战士”,能做患者有需要时的挚友。“未来,不论是鲜花还是风雨,我们都将一往无前,建设让大家满意的肾内科。”
(本文为医路肾康平台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擅自转载,版权必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昨天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9 18:00 , Processed in 0.1169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