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1

保研帖114期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专硕

[复制链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2-9-19 0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Z学长
编辑:木姜子
从医行第五期工作正式启动啦
详见:从医行第五期 | 行远自迩
收官 | 从医行第四期目录合集
保研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能力战、信息战;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的考验。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很多优秀的经验帖无法及时与大家见面。为此,我们特地提前整理了第五期200多位学长学姐们完整的经验,面试笔试问题以及他们独特的心路历程,汇总在新书|医学保研攻略&复试手册5.0来袭!(点击可查看获取方式)希望我们的经验可以让你们离梦想中的学校更进一步!
上一期经验帖:保研帖113期 | 上交市一眼科学硕

本文总计5218字。
讲者介绍
姓名:Z学长
本科:京津冀某医科大学
专业:临床医学
成绩:26/146  
综合排名:7/146
荣誉: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科技创新单项奖学金
英语:四级527;六级485
科研:完成2项实验课题,共发表SCI 4篇(分别为一作、共一、共一、四作,IF均在3分以上,最高5.250)、中文核心1篇(二作)、“挑战杯”省特等奖(主持人)、“创新创业年会”省特等奖(主持人)、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被收录摘要1篇并进行了壁报展示
夏令营:无
预推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专硕
最终去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专硕
录取截图:



推免前言
大家好,我是Z学长,曾为保研边缘人。
这个帖子主要介绍北医三院内科学专硕的线上复试经验,以及作为保研边缘人的一些感悟。一、关于保研
提前打听本校推免政策,努力获得推免资格。
获得推免资格后,能否去理想院校还需看个人实力,愚以为包括2方面内容:
硬实力:大四基本定型的东西。成绩、英语、科研是保研的三架马车。不同院校侧重不同。
可以参考从医行往期文章,将前辈们的条件和自身对比,大概知道自己的硬实力能够上哪个梯队,作为定位的参考。
软实力:经过一些训练和技巧可以提高的东西:简历、个人陈述、面试表现(包括专业知识,英语口语,临场应变能力等)。对于这些实力的提升,推荐从医行。
本人大四下学期才关注从医行公众号。之前以为她就是单纯地推送保研经验帖,后来逐渐发现她其实有面试准备、六级雅思、简历制作、方向选择等多个专栏帖,非常全面。真心推荐。按照我校往年推免政策,我综合排名在保研边缘。这个条件也决定了我后面的策略。
大家在看经验帖时,要结合自身条件去吸取经验,制定计划。二、我的时间线
边缘人不易,策略尤为重要。
2-6月刷绩点。大四下学期,在最后一次考试结束前,我几乎没有涉猎太多保研的信息,只投了首医友谊医院的夏令营,准备材料也仅用了两个晚上。(注意:班级内若统计参加夏令营人员,开具成绩证明的时候记得上报哈。)7-8月暑期考完试,我选择留校复习考研,同时开始了解保研信息。我没有听G学长的课,而是直接联系了从医行单车学长进行一对一指导,以高效备战保研。
三、考研方面
1、看完了生理和内科的贺银成讲义,做完了小红书对应的练习题,把傲世天鹰内科学部分过了一遍,并背诵小亮手写笔记。因为自己要学内科方向,保研也会用到这些知识。
2、每日英语听力APP,每天跟读一些听力材料,提高词汇量、听力、口语。四、保研方面
对于边缘人,能不能保研、保研后能否去理想的医院、能否跟随好的导师,等等太多因素不确定。
建议边缘人在没有期末的压力之后,尽早行动起来,减少我们能把握的一些“不确定”。
1、确定方向。有同学觉得什么专业都可,这样的想法看似有很多选择,但是容易陷入迷茫,尤其是保研边缘人,尽早确定几个意向专业。
建议在见习阶段多和老师沟通,从医行也有相应的板块。注意,第四期科室指南的最后是有优秀老师推荐的,推荐。本人意向城市是北京,意向专业是消化内科。我的院校排序如下:冲:北医 协和 首医稳:山大 天医保:本校(某双非)2、联系导师。联系到了山大齐鲁消化很厉害的一位导师,老师主动加我微信,并十分欢迎我加入他的团队,期间我又在微信上确认过,老师确定愿意要我。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后,我便心里有底了,继续安心地准备保研。3、材料准备。个人陈述,简历,3封专家推荐信。1、2、3min的中英文自我介绍。4、知识储备。医学英语(欧陆词典背单词、内科学书附录),专业知识(按考研准备的),技能操作口述(贺银成实践技能指南+视频课)。

夏令营
在专心备战期末,只报了首医友谊医院的消化,未进复试。意料之中,据说是卡六级分数。

预推免
我报名了上交瑞金,协和本院,首医友谊,川大华西,天医总院的消化,均未收到复试通知。
我也报名了山大齐鲁和华科协和的消化,两所院校未筛人,本人因此有了复试资格。但消化这样的热门科室面试的人数太多。华科协和在北医之前几天复试,当时我在专心准备北医复试,便放弃了华科协和复试。
后来北医出结果后,我也放弃了山大齐鲁的复试,并向提前联系好的齐鲁的老师表明歉意,这样没有对老师招生造成影响,老师也表示理解,很感谢老师。我最看重的友谊医院没有进复试。我反思有以下两个原因:
报的方向太热门。友谊的消化实力很强,就消化内科而言,在预推免报名的时候还会分很多亚方向,如肝病方向,内镜方向等。我选择的是最热门的内镜方向。
没有提前联系好老师。其实每个亚方向是对应具体的导师的,这一点可以向招生办询问,或是进入夏令营的同学打听。我曾给内镜方向的老师发邮件,很遗憾没有得到回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专硕
北医对双非友好,注重综合实力,考察内容综合,面试公平。推荐。
做了这么多预热,正片开始。1、时间线
8月3日-8月29日 网上申报;8月30日-9月4日 纸质材料邮寄;9月10日 北医三院公布复试名单;9月13日 测试机位并公布招生专业;9月17号 北医三院内专面试。2、材料准备
北医要求的材料如下:


来源:http://yjsy.bjmu.edu.cn/zslq/zsjzjml/219888.htm
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之前便已准备好,填入北医的模板即可。感谢从医行单车学长的耐心修改,我的这些软实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专家推荐信今年只要2封,往年一般是3封。一般是自己写好信,打印出来拿去找老师签字。
北医要求是“相关专业”的专家,因为我的科研较为突出,因此我请本人的2位大创老师签的字,都是基础方向的老师。
推荐信从2个角度去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经过精细排版后彩印,成绩证明邮寄的原件(本人唯此一张)而非复印件,以示对北医的尊重。3、确定医院
当时想报消化。根据最新的复旦排行榜,北医三院的消化在北医是最强的,我便确定报三院。
但是北医招生名单里,我最喜欢的老师招收直博生。
经过打听,北医一般是博导带直博,硕导带专硕。我便纠结报专硕还是报心怡老师的直博。虽然我有科研方面的优势,但考虑到我想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医生,专硕四证合一很不错。
而且北医的临床很强,尤其是专硕专博的培养模式更有助于消化内镜的学习,于是便决心报专硕。4、针对性复习
在报名北医三院之后,我便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去准备。在从医行公众号内搜索北医三院关键词,可以搜到往期文章,了解到了北医三院去年线上形式的考核流程及问题。
今年和去年的流程基本一致(北医2020年和2021年均为线上,在此之前均为线下)。即使都是北医系统,不同医院的面试风格也不太一样。比如北肿会面2次,人民的面试官隋准的专业提问较偏,等等。总体来说,北医相对公平许多。除了直博会公布导师名单,专硕是双盲的,联系导师没用。
但北肿在夏令营时会公布导师名单,提前联系好导师会比较顺利。5、 面试前准备
初筛结束,根据名单是28进7。随后拉微信群,通知测试和面试日期。
得知日期后,我第一时间去订了这2天的酒店,2天订的同一个房间,以便提前熟悉“考试环境”。跟老板强调,房间一定要安静、网络好。测试时,告知今年招生的专业有:心血管、呼吸、肾病、血液、风湿免疫。没有消化,短暂遗憾之后,便把心内放在第一志愿,继续准备。面试前一天,线上抽签,我们在线即可,无须露脸。
面试前和单车学长进行了2次模拟面试,学到了很多线上面试的技巧。稍后会逐渐提到。面试当天,是21进7。部分人主动放弃,部分学校的校推免时间与之冲突。
穿正装,皮鞋,打领带,一定要全套。提前理了发,剃胡子,修剪了指甲和鼻毛。顺序靠后的同学记得提前备好午餐,记得带插排和充电线,以保证设备电量持续。
进入会议室,双机位,不能看书,可以吃东西喝水,离开摄像头之前须向老师报告说明情况。6、正式面试(20分钟)
a. 展示身份证b. 保持不动5秒钟 扫描核实身份c. 侧位机转一圈(房间尽量整洁,测试时老师指出,有的同学的房间有点乱)d. 人站起来转一圈(一定要全套西装+皮鞋,不然上半身正装+下半身运动裤+运动鞋会很尴尬)7、面试正式开始:
a. 2min自我介绍,无PPT。
b. 2min英文朗读并译汉。(3行word,内容是关于心脑营养物质的科普文章。时间足够。)
c. 2min汉译英。(3行word,内容是关于抗生素的科普文章,专业词汇仅涉及:Antibiotics, Anti-viral, Anti-bacterial。时间足够。)
d. 8min病例分析+问答题(病例分析:胸痛、发热5天,青霉素无效,给了一张CT和一堆化验指标,问:诊断、诊断依据、治疗、鉴别诊断。我当场回答说的是肺炎,学霸舍友说是脓胸,正解不详。)
(问答题:COPD分级。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那个。我答错了,记得是358为界,没对应正确轻中重,尴尬。)
e. 5min技能操作口述。(腹穿的注意事项。我回答的是:排尿、穿刺点选择、无菌意识、大量放腹水后须加压包扎。)
f. 自由提问(前面回答的比较快,所以此环节提问问较多,直到整个面试满20分钟后才结束提问。)
(1)意向科室。(心内科)
(2)为啥选择心内科。(我喜欢,我适合,我想要。)
(3)本科期间做了大量实验,理论课学习是否受到影响?比如影像学。(我突然想到病历分析没有用到影像学指标。我便虚心承认,自己刚刚确实没有注意到影像学信息,我的一些理论课并不扎实,这也是我在今后会着重弥补的地方。)
(4)本科期间发的是神内的文章,为何选择心内?(答:当时大二,尚未接触临床,在见习过后喜欢上了心内。此外,对于不同领域,科研的思维和方法是相通的,因此没有局限在神内,我还举例说明其实我研究的某物质对心血管有影响。)
(5)报名材料写的是消化,但为何选择心内?(自己曾在这两个科室徘徊,因为这两个科室虽为内科,但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多。得知今年三院不招消化后,我便毅然选择心内。我想重点提高临床技能,能去三院读内科专硕已经很满意了。)
(6)未来规划。(如果顺利的话,我会攻读三院内专,在提高临床技能的同时,根据课题组方向做临床实验。我还想攻读三院的博士,一年专科训练,两年基础科研,在临床和科研方面提高自己。)
(7)次选专业。(呼吸、肾内。)面试过程很流畅,即使不确定的,我也是大胆回答、没有犹豫,答过之后,不管对错也不再多想,继续下一项。
面试结束的第三天,接到了三院教务处的电话,告知我通过了复试,并再次确认心内是否为第一志愿,叮嘱我到9月28号及时填报系统。
公布名单后,复试分数还挺高的。可见某个环节答的不好不影响大局,重要的是心态不崩,继续面下去。
复盘整个准备过程,若充分复习影像学知识可能会发挥得更好。
推荐贺银成的执医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和配套视频,最好完整过一遍,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都有提升。

个人感想
首先,一路走来,真心感谢从医行第三期的O学姐。学姐已进入临床,但是非常耐心地、一字一句且连带标点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帮助我明确方向。
更要感谢从医行第四期的单车学长。文书修改和模拟面试真的大幅度提高了我的成功率,并且帮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有效地节约了我备战保研的时间。
没有二位前辈的帮助,我不可能顺利进入北医。感谢,感激,感恩。其次,作为保研边缘人,我的一些建议:
一、考研形势艰巨,建议尽量争取保研。
最后一学期也有逆袭可能。再累也就是这几个月。有的人就是早早准备考研,没有冲保研,但其实最后一学期冲完,再投入全身心的考研也来得及(若本科院校实习严格,则忽略我的建议)。
对大二大三的保研边缘人来说,机会真的很大,如果前几名变化大,一两次的失误对总体排名影响不大。但也不要抱有强烈的功利心,凡事尽力就好,无悔就好。二、在没有很大把握确定保研资格之前,尽可能精准投递。
按照冲、稳、保三个梯度去投,减少精力耗费,而不是海投。
或许面试更多院校,会增加自己的经验,但随之增加的是疲劳感、时间的消耗、鸽老师等。
而且不同院校准备方式不一样,不如一开始按照冲、稳、保的梯度去投,去精确地准备。
对于边缘人,我个人建议如此。三、坚持,坚持,再坚持!
从2月份到8月份,期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我也曾一度想彻底放弃保研,专心投入到考研之中。
那些难熬的时光总是格外漫长,但就是每天按部就班,安排事情去做,定期运动和冥想来放松精神压力,直到9月份我校出了推免政策和推免名额。
在我确定获得推免资格的第二天,便收到了进入北医复试的消息,随后继续按部就班准备复试。柳暗花明,就在几天之间,为此我付出了漫长的坚持与等待。
但都值得。最后,每个人要走的路不一样,保研边缘人的路则格外难走。
都说真经在西天,其实不然,真经在九九八十一难中,把这一段艰难的路坚持走过,你会变得不一样,期间收获与成长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本来就是重体验,轻得失的过程嘛。
至于结果,每个人都会有最适合自己的归宿。天意不可问,且看前行人。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2-19 07: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09:53 , Processed in 0.393155 second(s), 6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