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回复: 1

中医内科学总结(10)——痴呆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0-22 14: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义:痴呆,又称呆病,是一种以获得性智能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其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工作或日常生活活动。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老年人的主要病死原因之一。西医学中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可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麻痹性痴呆、中毒性脑病等具有本病特征者,也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年迈体虚,或久病不复,导致肾虚精少,髓海不足,元神失养,而渐致痴呆;或因久郁不解,或中风外伤,或外感热毒等,导致损伤脑络,脑气不通,神明不清,而突发痴呆。
病机:
病理方面:一是髓海不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导致髓海渐空,元神失养而致呆,即所 谓“呆病成于虚”。二是木郁土衰,聚湿生痰,痰迷清窍而致呆,即所谓“呆病成于痰”。三是瘀血气滞,脑络瘀阻,脑气不通,脑气与脏气不相连接而成呆,即所谓“呆病成于瘀”。
生理方面:以肾虚为本。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精髓无源,或老年肾衰,精少髓减,使髓海渐空,元神失养而发痴呆。
病机演变:初期多虚,证候表现为髓海不足、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临床表现以智能缺损症状为主,少见情志异常症状,病情相对稳定,即平台期特征;中期虚实夹杂,证候表现为痰浊蒙窍、瘀血阻络、心肝火旺,一般智能缺损症状较重,常伴情志异常症状,病情明显波动,即波动期特征;后期因痰浊、瘀血、火热久蕴而生浊毒所致,正衰邪盛,但证候表现多以正气虚极和热毒内盛为主,病情明显恶化,临床表现为智能丧失殆尽,且兼神惫如寐,或知动失司,或形神失控,或虚极风动症状,即下滑期特征。
病理因素:主要有虚、痰、瘀等方面,且互为影响。
病位:在脑髓,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诊断
1.善忘,包括短期记忆或长期记忆减退。
2.智能缺损,包括失语(如找词困难、语言不连贯、错语)、失认(如不能辨认熟人或物体)、失用(如动作笨拙、系错纽扣)、执行不能(如反应迟钝或完成任务困难等)等1项或1项以上损害。
3.生活能力下降,即生活或工作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4.除外引起智能缺损的其他原因,如郁证、癫狂、谵妄等。
神经心理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而详问病史、MRI扫描或PET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痴呆的原因鉴别。
根据痴呆的原因可分为老人呆病(隐匿起病,渐进性加重)和中风神呆(突然发病,波动样病程)
辨证要点:


治疗:辨证论治是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髓海不足,常用七福饮滋补肝肾,生精养髓。
脾肾两虚,常用还少丹温补脾肾。
气血不足,常用归脾汤益气健脾。
痰浊蒙窍,常用洗心汤化痰开窍。
瘀阻脑络,常用通窍活血汤活血化瘀。
心肝火旺,常用天麻钩藤饮清心平肝。
热毒内盛,常用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
分期论治指引了本病不同阶段的治疗重点。
平台期以肾虚为主,补肾为法波动期以痰浊为主,重在治痰下滑期以热毒为主,解毒为急。各期常相互交叉或重叠,治法方药应随机调整,如波动期常因脾虚而痰盛,化痰时须兼补脾;下滑期常因虚极而毒盛,重剂清热解毒时,勿忘大补元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一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6 11:33 , Processed in 0.0968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