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回复: 1

中医内科学总结(6)——心悸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3 19: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硃砂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硃砂安神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加减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
如果觉得有用,请点赞关注哦!!!
记忆小技巧:虚——气血阴阳虚
心虚胆怯(气)——安神定志;心血不足(血)——归脾汤;
阴虚火旺(阴)——天王补;心阳不振(阳)——龙牡;
实——水饮-苓桂术甘汤;心血瘀-桃仁红花煎:
考研特训营:能够让你一次上岸!
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病位:心,与肝、脾、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诊断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发病常与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服用特殊药物等有关。
心悸病人应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便的手段,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等检查。临床配合测量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超声检查等更有助于明确诊断。
临床治疗举措:
治法上,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1)快速型心律失常: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以快速型多见。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安,肝气郁结,治疗以益气养阴,重镇安神,疏肝解郁为法。
器质性心律失常,临床以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气虚血瘀为主,常用益气活血之法;
风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通”为主要治则,常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
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者,在益气养阴、活血通阳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之剂。
(2)缓慢型心律失常:病机主要为心气虚弱,推动气血运行无力;肾阳不足,不能助心阳搏动。治疗应以补心气、温肾阳为法。
2.用药上,基于辨证论治,酌情加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草药。
(1)快速型心律失常:加用益母草、苦参、莲子心、延胡索等
(2)缓慢型心律失常:加用麻黄、细辛、桂枝等。
此外,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心悸日久当补益与通络并用。
3.心律失常的急危重症及处理

  临床上心律失常变化往往比较迅速。一般地说室性早搏较房性早搏病情严重,室性早搏中多源性室早、频发室早、两个室早联发以及早搏的R波落在前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上,均被认为是危险征象,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扑动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立即处理以防室颤。室颤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心脏已经失去泵血作用,必须争分夺秒给予除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出售广告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10:14 , Processed in 0.1045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