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1

胆囊炎发病率接近4%,肝胆外科专家教你如何识别胆囊炎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12-28 1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带流量的明星,总是最好的健康科普载体。香港知名演员、歌手张智霖的一条“胆囊炎康复,将来远油腻”的推送,顷刻间就登上热搜。



图源微博

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主委、广东祈福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专家简志祥教授介绍,胆囊炎通常不会危害生命。主要症状为发热,腹痛,影响生活。但少部分急性胆囊炎可能就比较严重,胆囊坏疽、胆囊穿孔,出现感染性休克可能危及生命,部分合并心脏等基础疾病患,胆囊炎诱发心脏疾病等可能也出现危及生命的病例。
95%的胆囊炎与胆石症有关
极端情况也可危及生命
简志祥教授表示,大约95%的胆囊炎是结石性因素导致,非结石性胆囊炎占比只在5%。前者多因结石嵌顿及肠道细菌逆行感染或经血液循环入侵;后者多见于老年人重病患者或大手术后患者。
此外,根据病程急缓,胆囊炎又分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里又分症状性胆囊炎,非症状性胆囊炎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目前,尚无全国胆囊炎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内报道的成人慢性胆囊炎发病率为0.78-3.91%,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成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发病率高达28%,急性胆囊炎发病率约3-4.5%,在欧美,约有20%人群曾经受胆囊炎影响。胆囊结石是本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80%伴有胆囊结石,肥胖位于第二位,高脂肪饮食,饮酒、急性胆囊炎的家族史、 粘蛋白基因等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而体育锻炼有可能为其保护因素。



图源站酷海洛

“胆囊炎通常不会危害生命。主要症状为发热,腹痛,影响生活。但少部分急性胆囊炎可能就比较严重,胆囊坏疽、胆囊穿孔,出现感染性休克可能危及生命。”
据悉,部分合并心脏等基础疾病患,胆囊炎诱发心脏疾病等可能也出现危及生命的病例。慢性胆囊炎长期发作可能出现癌变,出现难治性的胆囊癌可能。
胆囊炎和胃病较难区分
摘不摘胆需要专业判断
由于发病区域与胃脏较近,不少患者都会将胆囊炎误当成胃病来对待。将胆囊炎和胃病区分开来,关键还是看疼痛症状、区域。



图源站酷海洛

简志祥教授表示,胆囊炎的典型表现是墨菲征阳性,即将大拇指放于患者右侧锁骨中点向下延长与肋弓交界处,此时患者深吸气,在腹壁抬起时可以出现压痛、反跳痛。但胃炎不一定具有上腹部的压痛,可以出现进食后饱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表现。
“通常患者难以从症状完全区分两种炎症,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胆囊炎经过B超检查可以观察到是否存在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胆囊颈部嵌顿等。而胃炎无法应用B超进行检查,可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从而查看胃黏膜是否有溃疡、息肉、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胆囊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大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还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治疗上急性胆囊炎通常推荐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解痉、止痛及抗生素治疗,炎症消退后进一步手术。对于轻度急性胆囊炎也可考虑首先急诊胆囊切除术。但如经综合评估发现手术风险较高,可考虑替代治疗方案。中、重度急性胆囊炎可早期或急诊实施胆囊切除术。对于不适合行急诊手术者,在内科保守无效者感染症状较重者可先行胆囊穿刺引流。
“ 对于症状频繁发作,影响生活,或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壁明显增厚、有胆囊萎缩或胆囊排空障碍,合并心脏基础疾病,不排除癌变等的胆囊炎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预防胆囊炎: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很关键
简志祥表示,明确胆囊炎以后患者尤其需要从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定期复查等多方面来进行预防。
胆囊炎患者在大量食用油腻性食物之后,会引发胆囊收缩,使胆汁进入到肠道中,造成消化不良,且胆囊收缩会造成胆绞痛,加重病情。因此,日常饮食要规律、清淡,少量多餐,尽量低油、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同时适当锻炼,避免肥胖,但也不要让体重短期内下降过快。另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作息规律、情绪稳定、劳逸结合等。



图源站酷海洛

此外,患者的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情况非常关键,以方便医生根据病情更改治疗方案,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频繁发作或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壁增厚>3 mm、有胆囊萎缩或胆囊排空障碍等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25-3-26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帖。。。我来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09:24 , Processed in 0.1724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