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瓣膜团队ECMO支持下为两位 ...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3-10 1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典病例



近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周浩教授带领科室TAVR团队,在医院多学科团队的配合下(心内科、CCU、麻醉科),通过ECMO辅助下,为两位心功能极差患者(EF值 17%和18%)完成TAVR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两例精彩病例的手术过程。




患者1:心功能极差-EF值 18%患者

患者:73岁,高血压病20余年

主诉:因劳力性呼吸困难伴下肢水肿2月余。

既往史:
患者两月余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有双下肢水肿。查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左房左室增大。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房颤动收住院。
术前评估
心脏彩超
患者为主动脉中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瓣膜钙化且左室增大,左室整体收缩活动减弱,主要指标如下:

  • 左室射血分数:18%;
  • 主动脉瓣峰值流速:3.5m/s;
  • 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28mmHg;
  • 主瓣瓣膜开口面积:<1mm²。

CT测量






瓣环周长:81.3mm
最长直径:29.0mm
LVOT周长:96.6mm
最长直径:35.5mm



左冠开口高度:12.0mm
右冠开口高度:22.9mm



患者钙化情况



患者入路情况
手术策略

术前分析讨论
术前周浩教授团队为患者的手术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手术策略:


  • 患者为左右融合Type1型二叶瓣,左右窦瓣叶可见融合脊、钙化;
  • 瓣环周长:81.3mm;
  • LVOT周长:96.6mm;
    流出道结构较大,具一定瓣周漏风险;
  • 超声提示EF18%,患者心功能极差;
    选择小球囊22mm球囊预扩,尽可能降低循环崩溃风险,植入TAV27瓣膜;
  • 术中循环崩溃风险较高,选择ECMO备台下开展TAVR术式。
术中过程




窦部造影




导丝跨瓣




球囊预扩




瓣膜定位




瓣膜开始释放




瓣膜完成释放




球囊后扩




瓣膜形态良好,
无周漏



术后伤口缝合
术后评估
术后造影及超声探查未见瓣周漏,血压改善,术后几乎无压差,术中及术后均为出现相关并发症,仅用时不到一小时手术圆满完成。







患者2:入路纤细合并EF值 17%患者

患者:65岁

主诉:胸闷3年伴呼吸困难4天

既往史:
患者三年余前出现胸闷,呈阵发性,程度较轻,遂我院门诊就诊,完善检查心超示:左室增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弥漫性减弱左室壁增厚,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4天前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我院急诊留观查治疗。
术前评估
心脏彩超
患者主要指标如下:

  • 左室射血分数:17%
  •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8mm
  •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75mm
  • 主动脉瓣峰值流速:2.7m/s
  • 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17mmHg
  • 主瓣瓣膜开口面积:<1mm²

诊断: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瓣膜钙化、左室增大、左室收缩活动减弱。
CT测量



瓣环周长:67.3mm
最长直径:24.3mm
LVOT周长:74.6mm
最长直径:27.8mm



左冠开口高度:9.3mm
右冠开口高度:13.1mm



主动脉瓣钙化形态



患者入路情况,
右入路最小直径4.2mm,

左入路最小直径3.7mm
手术策略

术前分析讨论
术前周浩教授团队为患者的手术难点进行分析及手术策略:

患者概况:

  • 患者为右无瓣叶黏连的Type1型二叶瓣;
  • 瓣环:64.3mm LVOT:74.6mm;
  • 右无瓣叶钙化黏连瓣膜增厚较重;
  • 超声提示EF17%,患者心功能极差有循环崩溃风险;
  • 患者入路条件较差,左右入路内径较细,但入路未见迂曲、钙化。
手术策略:

  • 二叶瓣患者可选择downsize瓣膜策略,但考虑到患者流出道周长较瓣环有增大,所以选择TAV24号瓣膜;
  • 患者入路条件较差,可尝试18F戈尔大鞘进入,后替换为VitaFlow Liberty™,应用输送系统的内联鞘进入;若18F戈尔鞘进入阻力较大则选择颈动脉入路;
  • 患者术中循环崩溃风险较高,且因患者入路条件较差,因此增加了术中换鞘等操作,进一步增加术中风险,固选择ECMO支持下开展TAVR;
  • 考虑到循环崩溃风险,选择小球囊18mm球囊预扩,再植入TAV24瓣膜。
术中过程




ECMO辅助




手术操作



无冠窦底造影



导丝跨瓣



18mm球囊预扩



输送器内联鞘
顺利进入



瓣膜定位



瓣膜开始释放



瓣膜完成




20mm球囊后扩



瓣膜形态良好
无瓣周漏






术后评估
术后造影及超声探查未见明显瓣周漏,术后主瓣及时压差仅4mmHg,术中及术后均为出现相关并发症。
术后总结





两台高难度TAVR手术在团队默契的配合下顺利完成,展示出温附一医心血管内科团队对TAVR术式的较深理解。

两例患者均为EF值极低患者,第一位患者采取了ECMO standby,在周浩教授TAVR团队默契配合下,仅用时不到一小时完成瓣膜植入;

第二位患者,周浩教授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性:在极低EF值的同时,外周入路条件较差;在更换内联鞘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多项操作,进一步增加术中循环崩溃风险,故而选择最安全稳妥的方式,在ECMO支持下完成TAVR手术。

TAVR术式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逐渐成熟,完善中心在救治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在浙南地区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专家信息





周浩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浩,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日本札幌心血管病中心学习,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病分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脉介入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卫计委冠心病介入导师,亚洲心脏病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介入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委会委员,温州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介入学组委员。





陈长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长曦,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瓣膜病学组成员,温州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脏心理医学学组成员。

整合:张小鱼
编审:安好
校对:安吉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谢谢。

前行路上,全心为你

点赞或转发,让彼此不再孤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9 16:00 , Processed in 0.0918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