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回复: 1

中医内科学总结(5)-肺胀、 肺痿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3 0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肺痿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
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记忆小技巧:肺胀有三痰——痰浊;痰热;痰蒙神窍(苏三越婢家(拌)半/白皮,梦(蒙)地坛宫宝)
                           有两虚——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固本不费五灵阵)
                      肺痿:虚寒热(嘘寒问暖)——麦冬(人名)清早,生甘姜(胜过干将)
肺胀:

定义: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
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胸闷如
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甚至出现喘脱、昏迷为主要表现。
病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每因复感外邪诱使本病发作加剧。
1.肺病迁延;2.六淫乘袭 ;3.年老体虚
病位:肺,涉及脾、肾、心。
病机:肺系痼疾,迁延失治。邪气壅肺,肺气宣肃不利,或咳,或喘,或哮,或津液失于输化而成痰,久则肺虚,气阴耗伤,导致肺的主气功能失常,遂使六淫乘袭或他脏之邪干肺,而成肺胀。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瘀血。


诊断:1.有长期慢性喘咳病史及反复发作史;发病年龄多为老年,中青年少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心悸等,以喘、咳、痰、胀为特征。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日久可见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
3.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中以寒邪为主,过劳、暴怒、炎热也可诱发本病。
肺功能、肺部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肺痿:

定义: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由其他肺系疾病 (如久咳、久喘等)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后,耗伤肺气、灼伤肺津,致使肺虚,津气亏损失于濡养,导致肺叶痿弱不用而得,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外感六淫、情志失调及药食失宜等,而以久病损肺为最常见。
病位:本病病位在肺,与五脏相关,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


诊断 :
1.有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史,久病体虚。
2.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要症状。唾呈细沫稠黏,或白如雪,或带白丝,咳嗽,或不咳,气息短,或动则气喘。
3.常伴有面色白,或青苍,形体瘦削,神疲,头晕,或时有寒热等全身证候。
肺部高分辨CT、血气分析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用药原则:1.重视调补脾胃。;2.不可妄投燥热,亦忌苦寒、滋腻。;3.慎用祛痰峻剂。
名医经验:

晁恩祥教授——认为肺痿病机主要以血瘀痰凝、肺脾肾三脏虚损为关键,所以久治不愈的顽固性肺痿当从痰-瘀-虚进行辨证论治。根据肺痿的病因病机病理提出虚实兼顾、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如益气养阴,调补肺肾,纳气平喘,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用药规律:
太子参、麦门冬、五味子、黄精、百合等益气养阴
+紫菀、杏仁、山茱萸、巴戟天、枸杞子等调补肺肾
+五味子、山茱萸、地龙等纳气平喘,
+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
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疗效颇佳。
知识总结不易,如有帮助,请点赞,分享+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3-30 1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10:25 , Processed in 0.284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