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回复: 6

浅谈古代医学(一)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4 10: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学在其漫长而又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古代医学、近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阶段。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奴求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及劳动分工的出现。宗教文化和文学促进了古代医学的发展。在古埃及,各地的神庙都设有医学校,有利于信众学医及交流。古印度的诗集(如吠咜)既是文学作品,也是医学书籍。古代医学渗透着较浓厚的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色彩。统治者拥有御医或其他职业医生专门为其治疗,还从法典(如古巴比伦法典)上确立统治者所享有的特之前权。由于受古代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代医学知识多来源于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虽然能用一些自然哲学知识解释人体和疾病现象,但是大多数早期的医学理论缺乏实验根据,而且夹杂着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妨碍了医学的发展。

原始医学
医学起源于原始社会。历史证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在没有用火以前,人类主要靠采集植物充饥。在有了火以后相当一段时间,还是靠植物的果实和根茎为生。在以植物为生的长期生活体验中,人类根据自身的体验,逐渐了解了多种可食植物的营养价值,也认识了某些植物的毒性,以及某些植物的催吐、泻下和止痛作用。例如中国人发现大黄能泻下,麻黄能平喘、止咳;秘鲁人用金鸡纳治疗热病;石器时代的印第安人也能用草药百多种。有人认为,茄科植物是最早被认识的止痛药。我国古代称药物为“本草”;欧洲古代称药物为“drug”(即干燥的草木),都有力地说明了人类最早使用、最早认识的药物是植物。
由于火的使用和打制石器的发明,使人类增加了食物的来源,改善了居住条件,提高了狩猎和自身防护能力,并由生食变为熟食。熟食使类人猿获得更多的营养,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人类在认识了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内脏(如肝脏)、血液和骨髓等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开始了动物药的应用。
随着狩猎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积累了不少简陋的创伤救护疗法,例如对骨折、脱臼等损伤的治疗。另外,部落之间或氏族间经常发生殴斗,死伤在所难免,也促进了创伤外科和外伤救治疗法的发展。例如,用草药敷贴、烧灼或压迫方法止血等。在原始社会末期,又逐渐创造了断肢术、阉割术、穿颅术等外科手术,并相继发现和发明了许多适合外伤治疗的外用药物。牧人在饲养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亦发现了一些植物对动物的作用,从而加深了对植物药的认识。据希腊史家的记载,牧人米拉姆皮发现了藜芦(一种具有催吐、杀虫作用的药物)。
随着矿物的开采及金属治炼技术的发展,人类又发现一些矿物质的治疗作用;又由于长期在矿泉中沐浴,体会到矿泉的疗效,确立了矿物药的地位。
在治疗工具方面,基本上是生产与生活用具。例如骨、角、甲壳等物常被用来切开脓肿。陶器和黏土器的发明,也为原始药物的制备和炮制药物提供了新工具,使药效得以提高。
可以看出,原始医学的起源是人类在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身和环境有所认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又进一步促进原始医学水平的提高,并为古代医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古代东方医学
古代东方国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主要是指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西南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及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这些国家比其他国家较早地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
在奴求社会,医学中的宗教和迷信色彩也比较浓厚。例如在古埃及,常把迷信与治病混为一谈,常通过祈祷或请一些僧侣医生为病人治病。奴隶社会的医学文献也多半出自僧侣之手,所以,在分析这些文献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中国古代医学  由表及里,由单方到复方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距今五千年前,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已经在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医药学知识,处于古代医药学发展的前列。由中国古代医药学知识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已成为世界科技之林的一块瑰宝,为人类的医药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夏商西周时期,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商朝人对人体已有一定的认识。甲骨文包含有大量的象形、会意文字。该时期人们对人体的认识,是处在一个以直观的外部形态为主,并已由表人里,认识到内脏器官的某些结构,由局部认识开始而涉及人身整体及其生理活动的一些现象,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医学对解剖与生理的认识日益深化。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6,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是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的中国医药情况主要从文献资料中去了解。一是出土医书中记载的药物,如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所载药物,从这两部文献看,战国时期已经发现了众多药物,而且对药物的性味功能有了初步认识。二是《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籍对药物的论述,还有约在这一时期成书的非医药专著,如《管子》《离骚》《吕氏春秋》《礼记》《尔雅》等,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了不少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用药知识的积累,逐渐由使用单方过渡到使用复方,并且不断探索组方的原则和理论,显示出方剂学已经萌芽。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对方剂理论和组方配伍原则作出了出色的归纳总结,对后世医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秦汉是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时期。有神医之称的华佗(145-208)创用麻沸散施行外科手术。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150-215,一说154-219)著述《伤寒杂病论》,论述了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等辨证论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范,确立了四诊、八纲、脏腑、经络、三因、八法等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圭桌。《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对历代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诊治经验进一步充实。该时期问世的医方书籍近200种,在内科、外科、骨伤科、妇儿科以及各种急救处理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作为诊断学和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推向规范化的代表作,晋朝王叔和(生卒之年不详)所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知药物炮炙的最早专著。本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服石之风盛行,使炼丹术迅速发展,由此既引起许多新的疾病的产生,也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医药文化绚丽纷呈,医药学思维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国家的统一,交通的发达,促进了民族医药文化的融合,如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人藏,带去大批医书药物,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吸收外国留学生入学,如日、朝留学生来华,中国医学对日、朝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中外医学交流得到发展,如在唐代医学著作中有明显的印度医学的影响。这一时期,对每一类疾病和每一症候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在更深的层次提高了认识,治疗的针对性更强也更为有效。
唐代先后编纂的《广济方》《广利方》得到颁行,对普及医药知识、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金元时期战争仍频,疫病广泛流行,过去对病因、病机的解释和当时盛行的经方、《局方》等医方,已不能适应临床需要,当时一些医家产生了“古方不能治今病”的思想。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医学家相继兴起,他们从实践中对医学理论作出新的探讨,闸发各自不同认识,创立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形成了以刘完素(约110-1200)为代表的河间学派和以张元素(生车之年不详)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延续至明清两代,开拓了中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清前中期的医学发展局面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积淀,至此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阐述,抑或临床各分科的实际诊治方法,都已有了完备的体系,而且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卓著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一时期的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西医传入的势头在清初之后不久就低落下来,新鲜的知识和观念没有机会进入中医社会,这种冲击直到清晚期才真正到来。



人前苦逼医学僧,人后勤奋码字猿。码字不易,小加叹气。还请各位,点个赞同。
❤️❤️❤️

我是阿拉不斯加,一个热衷sharing的医学僧。欢迎来到小加的江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14 1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1-14 1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可以借鉴一下你的文章吗,我写中医医学史的作业,谢谢[害羞][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1-14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我们不是一个学校的[惊讶]我也需要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1-14 10: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dbx,xfz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4 10: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3-1-14 10: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校在江西[吃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9 20:55 , Processed in 0.0999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