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回复: 0

二十四节气药膳推荐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2 10: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十四节气药膳
一、立春
1.珍珠三鲜汤
①配料:鸡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红柿1个,鸡蛋清1个,牛奶25毫升,淀粉25克,料酒、食盐、味精、高汤、麻油适量
②制作方法:鸡肉剔筋洗净剁成细泥;5克淀粉用牛奶搅拌;鸡蛋打开去黄留清;把这三样放在一个碗内,搅成鸡泥待用。 西红柿洗净开水滚烫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净备用。
炒锅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汤,放盐、料酒烧开后,下豌豆、西红柿丁,等再次烧开后改小火,把鸡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拨成珍珠大圆形小丸子,下入锅内,再把火开大待汤煮沸,入水淀粉,烧开后将味精、麻油入锅即成。
③推荐理由:珍珠三鲜汤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汤色艳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使胃口大开。本汤以鸡脯肉为主,加入蛋、奶及多种蔬菜成分,荤素俱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烟酸、维生素A,不论是青年人还是老人、幼儿、孕产妇,皆可食用。



2.首乌肝片
①配料:
主料:猪肝250克
辅料:何首乌20克,木耳(水发)25克,油菜15克
调料:黄酒10克,醋5克,盐4克,淀粉(豌豆)15克,大豆油25克,大葱15克,姜15克,大蒜(白皮)15克,猪油(炼制)75克
②制作方法:首乌用煮提法制成浓度为1:1的药液,从中取20毫升备用。将猪肝剔去筋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5厘米厚的片。姜、葱、蒜洗净后,葱切成丝,蒜切成片,姜切成米粒大小,青叶菜淘洗干净。炒锅置武火上烧热,放入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拌好的肝片滑透,用漏勺沥去余油。锅内剩油约50克,下入蒜片、姜米略煸后下入肝片,同时将青叶下锅翻炒几下,倒入滋汁炒匀,淋入明油少许,下入葱丝,起锅即成。
③推荐理由:本方制首乌补血乌发,是古代著名的抗老益寿药;猪肝营养丰富,以肝补肝,养血明目,再掺木耳,炒为肝片,共奏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之功。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之头昏眼花、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腿疲软等症,确有良效。经研究发现,制首乌能保肝、降血脂、降血压、软化动脉粥硬化,木耳能通利血脉,故本方可作慢性肝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神经衰弱患者之膳食,也能健身益寿。



二、雨水
1.金橘小米粥
①配料:金橘20g,鲜山药100g,小米50g。
②制作方法:金橘洗净,切片;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小米淘洗干净。三物一同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至米熟粥稠,根据个人习惯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成。直接食用即可。
③推荐理由:金橘为芸香科植物,金橘、金弹、金柑的成熟果实,既是水果,亦为良药。因其味辛香、性质微温,故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又因其味甘甜,故亦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痰的作用。亦适用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所致的情志抑郁、头痛烦躁、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打嗝、大便不畅等病证的调治。



2.砂仁鲫鱼汤
①配料:鲫鱼4条(1000g),砂仁、陈皮、小茴香、辣椒粉各6g,胡椒粉3g。大蒜、生姜、小葱、精盐、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沥干水;陈皮洗净,切丝;大蒜剥皮,切片;生姜、小葱洗净,切成姜片、葱段。砂仁、陈皮丝、小茴香、辣椒粉、胡椒粉及蒜片、姜片、葱段用盐合匀待用。将调拌好的药物和调料分4份分别装入鱼腹内。将锅置火上,烧热后放入植物油,将鲫鱼下油锅中煎制,待鱼黄至熟,即可捞出沥油。另起热锅,加植物油少许,煸姜片、葱段出香,注入清汤或热水,调好味后,再将已煎熟的鲫鱼下汤内略煮,待汤沸后即可。直接食用。
③推荐理由:鲫鱼汤主治脾胃虚弱所致食少反胃、产后乳汁不行,以及水肿、痢疾、痈肿等病证。砂仁化湿行气、行郁消滞、温中安胎的作用,宜于脾胃虚弱、脾胃湿阻所致食少腹胀、腹痛泄泻,以及肝胃气滞所致胸闷嗳气者食用。



三、惊蛰
1.佛手山药大枣粥
①配料:佛手5g,山药50g,大枣15g,糯米50g,粳米50g
②制作方法:糯米、粳米、大枣洗净浸泡,佛手洗净泡软切细丝,山药去皮切小块备用。砂锅中加入粳米、糯米、大枣、山药,然后放入适量清水,大火开锅,转中小火煮半个小时左右至米香软糯再加入佛手煮5-10分钟即可
③推荐理由:粥类食物好消化易吸收,可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适宜胃阴不足的人食用。



2.白芷豆腐炖鱼头
①配料:白芷3g,鲢鱼头500g,蟹味菇50g,豆腐200g,香菜20g,葱、姜、胡椒、食盐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鲢鱼头去腮洗净,豆腐切块,葱切段、葱切片备用。将除香菜外的所有食材均匀地摆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慢炖60分钟左右,起锅前根据自己的口味,以食盐、胡椒调味,撒入少许香菜即可。
③推荐理由:鱼汤鲜美开胃,营养丰富,具有祛风散寒,温中补虚的功效,适合阳虚气虚者食用。



四、春风
1.香椿豆渣饼
①配料:嫩香椿芽200g,鸡蛋1个,豆渣(自家打完豆浆后留用)。面粉、胡椒粉、精盐、酱油、植物油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香椿芽洗净、切碎,放豆渣、面粉,打入鸡蛋,撒入胡椒粉、精盐,滴几滴酱油,加适量水搅成糊。平底锅热锅放油,用小勺舀一勺面糊,用勺的反面摊成小饼,一面煎好后再煎另一面,煎成金黄色即可。直接食用。
③推荐理由:本方为民间验方,方中以升阳散寒、清热解毒的春季应时养生蔬菜香椿芽为主,合入补气养血、补脾益胃的鸡蛋,以及补脾益气的豆渣、面粉共同组成。全方具有疏肝健脾、清热通肠的作用。适用于春分前后或春季精神萎靡、身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的调养。此外,亦适用于肠炎、痢疾、尿道炎、子宫炎、疮疡肿毒所致腹泻腹痛、大便脓血,或小便淋沥涩痛,或白带较多,或疮疡红肿疼痛等病证的辅助治疗。


2.枸杞田七鸡
①配料:枸杞子125g,田七10g,母鸡1只(约2000g),猪瘦肉100g,小白菜心250g,面粉150g。生姜、葱白、精盐、绍酒、胡椒粉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枸杞子洗净;田七4g研末,其余6g润软;母鸡宰杀后去毛,剖腹去内脏,剁去爪,冲洗干净;猪肉洗净剁细;小白菜心清水洗净,用开水焯过,切碎;面粉用水和成包饺子面团;生姜洗净,切成大片,碎块捣姜汁备用;葱洗净,少许切葱花,其余切为段。整鸡入沸水中略焯片刻,捞出用凉水冲洗后,沥干水。将枸杞子、田七片、姜片、葱段塞于鸡腹内。鸡置锅内,注入清汤,入绍酒、胡椒粉,将田七粉撒于鸡脯肉上。用湿棉纸封紧锅口,上笼旺火蒸约2小时。取出,加少许精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另将猪肉泥加精盐、胡椒粉、绍酒、姜汁和成饺子馅,再加小白菜拌匀。将面团分20份擀成饺子皮,包20个饺子蒸熟。吃鸡肉、饺子,喝鸡汤。
③推荐理由:本方以血肉有情之品益精血而滋助化源,以草木有专功者为向导而直达病所,相辅相成。同时,在膳食品种上有菜肴、主食之分,在膳食构成上有粮食、蔬菜、肉食之别,设计合理,搭配科学,共奏滋补肝肾、补益脾胃、养血益气之功,性温不燥热,补而不壅滞,一般体虚不足、气血亏损者均可以此作为补益之良膳。



五、清明
1.粉葛山药鸡
①配料:鲜山药100g,粉葛10g,枸杞子10g,山鸡1只,生姜、食盐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鸡洗净、焯水,剁块,山药洗净切块备用,粉葛、枸杞子洗净备用。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将鸡块、粉葛及生姜放入,大火煮沸后继续小火慢炖1小时,再加入山药块、枸杞子,继续小火慢炖半小时左右,食盐调味即可。
③推荐理由:鸡汤和鸡肉补脾健胃、解肌生津,老少皆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2.芝麻菠菜
①配料:黑芝麻25g,白芝麻15g,嫩菠菜200g,粉丝50g,胡萝卜100g,酱油、盐、醋、白糖、香油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菠菜洗净焯水,粉丝焯水,胡萝卜切丝焯水。黑芝麻放入锅中,小火翻炒至有香气冒出,盛出放凉、擀碎。将菠菜、粉丝、胡萝卜丝放入盘中,加入适量酱油、盐、醋、白糖、香油调味,再撒入芝麻碎,拌匀即可。
③推荐理由:芝麻开胃,菠菜清爽,二者结合,具有润肠通便、滋补肝肾的效果。



六、谷雨
1.凉拌薄荷
①配料:鲜薄荷300g,大蒜、盐、香油、醋适量。
②薄荷洗净,切大段。大蒜切末,加盐、香油、醋少许调制料汁。将薄荷淋上料汁拌匀,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凉拌薄荷具有宣散风热、清热解表、缓解压力、杀菌抗菌的功效,适合火气较大的人食用,春季降火佳品。



2.养气安神汤
①配料:西洋参5g,薏苡仁一把,鲜山药半根,莲子30粒,乌鸡半只。生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西洋参洗净;莲子、薏苡仁泡软;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在清水中泡去黏液;乌鸡清洗干净,砍成大块儿,开水焯去血沫;生姜洗净,切大片。乌鸡放入炖碗中,加入西洋参片、莲子、薏苡仁、山药、姜片和清水,隔水炖两个小时,加入精盐、胡椒粉调味即可。直接食用,食肉喝汤。
③推荐理由:方中以西洋参为主,配合健脾祛湿的薏苡仁、山药、莲子,以及补肝养血的乌鸡组成。全方合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湿邪阻滞所致“春困证”,如神疲嗜睡、身倦肢困、食欲不振、大便稀软、排解不畅等不适的调治。



七、立夏
1.莲子山药薏仁粥
①配料:山药(干)30克、莲子30克、薏米30克。
②制作方法:食材洗净,加入清水熬煮成粥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功效:清心健脾化湿。山药性平味甘,营养丰富,补脾健胃的功效最为显著。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清热之功效。莲子可养心安神。三者煮食熬粥,是立夏时节,清心健脾化湿的药食同源养生上品。



2.莲子百合红豆汤
①配料:红豆50g,莲子30g,百合5g,陈皮2g,冰糖适量。
②制作方法:红豆和莲子分别洗净,浸泡4小时;百合泡发,洗净;锅内加清水,放入红豆、莲子煮约40分钟,加陈皮、百合继续煮约10分钟,加冰糖煮化,搅匀即可。
③推荐理由:百合红豆汤具有健脾利湿,养心安神的功效。方中红豆补血养心、利水祛湿;莲子健脾利湿、养心益肾;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四味配伍,可用于入夏暑湿致热渴水肿、纳呆食少、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心烦失眠等症的辅助治疗。



八、小满
1.鲤鱼冬瓜羹
①配料:鲤鱼一条(约250g),冬瓜1000g,葱白10g。
②冬瓜洗净后,去皮留用,去瓤切块。将鱼鳞刮去,去鳃及内脏,洗净后加适量水入锅内大火煮沸,去鱼骨。然后将冬瓜、冬瓜皮及葱白放入锅内,再加适量水,继续煮至瓜熟肉烂汤稠即可。捞出冬瓜皮及葱白后,吃肉、冬瓜,喝汤。
③推荐理由:此药膳在临床上适用于缓解妇女妊娠期水肿,可见药性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如果是平素脾胃功能就较弱的人群,应适当减少冬瓜皮的用量



2.薏米陈皮茶
①配料: 陈皮10克,薏苡仁(也叫薏米)50克。白糖适量。
②制作方法:陈皮、薏苡仁分别洗净。锅中放入薏苡仁、陈皮,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再用小火煮约30分钟。倒出茶汤,加入白糖即成。
③推荐理由:薏苡仁可健脾利湿、利尿消肿、清热排脓,是除湿热的天然良药。陈皮有健脾理气的作用,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缓解气滞呕吐。此茶适合暑湿烦闷、食欲不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泄泻者饮用。



九、芒种
1.茯苓粥
①配料:茯苓20克,红枣10枚,粳米100克。
②制作方法:先将茯苓煎汤取汁,放入粳米、大枣熬煮成粥食用。
③推荐理由:茯苓粥具有健脾养胃,补血养心的功效。夏季脾胃功能减弱,食欲不振,可多食粥类,以养胃健脾,粥中加入茯苓可起到清暑祛湿的效果。



2.虾皮炒茼蒿
①配料:茼蒿500克,虾皮30克。花椒少许,鸡精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茼蒿择洗干净。炒锅上火烧热,倒入少许油,放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花椒,放入茼蒿,快速翻炒至断生,放入虾皮炒匀,加鸡精调味后即可出锅。
③推荐理由: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可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夏季食用,能起到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预防便秘、养心健脑、安神除烦、稳定情绪、利尿消肿、消痰开郁、辟秽化浊的作用。虾皮能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且含盐量很高,夏季出汗多时盐分流失较大,多吃些虾皮,可避免人体电解质失衡。



十、夏至
1.凉拌苦瓜
①配料:原料:苦瓜1根,彩椒、大葱适量,蒜末、生抽、糖等少许
②制作方法:苦瓜、红彩椒、大葱洗净后切丝。将蒜末、生抽、糖、盐、醋、香油混合均匀,制成汁备用。锅内放水,水开后放入一小勺盐,入苦瓜丝焯烫约15秒,捞出浇汁即可。
③推荐理由:炎热夏季宜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可以助心气、助肺气。苦瓜性凉味苦,爽口不腻,有清热泻火、解暑除烦、润脾补胃等功效。夏天用苦瓜做菜,既开胃又能祛暑清心,但脾胃虚寒者要少吃,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双耳红枣汤
①配料: 银耳、黑木耳各20克,红枣5枚,冰糖少许
②制作方法:黑木耳、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红枣去核洗净。锅中加水后,放入黑木耳、银耳、红枣,慢火煨炖至汤水黏稠、木耳软糯,加入冰糖即可
③推荐理由:双耳红枣汤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银耳具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的作用,夏至时节食用可以滋养五脏六腑,为秋冬养生打下基础。而黑木耳被誉为“素中之荤”,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还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道双耳红枣汤具有很强的滋补效果,适合夏至后四肢无力、失眠、健忘者食用。



十一、小暑
1.瓜皮海蜇砂锅
①配料:西瓜皮500g,丝瓜250g,海蜇200g,鲜荷叶60g,扁豆50g,鲜蛇舌草50g,精盐适量。
②制作方法: 将鲜荷叶、鲜蛇舌草洗净,扁豆择洗干净;海蜇、西皮、丝瓜洗净切块。再将全部材料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1小时至材料成熟,加精盐调味即可。
③推荐理由: 清热解暑、清肺止咳。可用于暑热伤肺、身热口渴、干咳无痰或便秘等症的辅助食疗。



2.鲫鱼参椒汤
①配料:活鲫鱼1条,橘皮6g,党参3g,胡椒5g,姜片10g,精盐适量
②制作方法:鲫鱼去内脏洗净;党参、橘皮洗净,和胡椒、姜片一同塞入鱼腹内,再将鲫鱼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汤,熟后加精盐调味即可
③推荐理由:鲫鱼健脾利湿,可辅助治疗脾胃虚弱,痢疾,便血,水肿等症,适宜湿气重的妇女食用。



十二、大暑
1.茅槐茄子萝卜丝
①配料:白茅根 10 g,槐花 5 g,玉竹5 g,莲子 5 g,白萝卜 100 g,紫皮茄子 50 g。
②制作方法:茄子洗净切丝,用盐腌10分钟后,清水洗过,捞出放锅内和莲子一起蒸熟,取出晾凉。白茅根去皮洗净切丝。香菜洗净切小段。白萝卜洗净,切成细丝。. 食用油热锅,放入白茅根丝、槐花和玉竹略炒,加入酱油、料酒、白糖炒熟备用。酱油、白糖、米醋、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丝上。将茄丝与白茅根丝、白萝卜丝混合拌匀后,撒香菜、淋热油即可。
③推荐理由:茄子和萝卜清热凉血,明目利尿,适宜热邪炽盛,风毒上扰者食用。



2.清暑豆腐
①配料: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沥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入植物油,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③推荐理由:豆腐味淡,老少皆宜,具有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的功效。



十三、立秋
1.清蒸茶鲫鱼
①配料:鲫鱼1条,绿茶20克
②制作方法:将鲫鱼剖开,去除内脏,冲洗干净。将茶叶塞入鱼腹,缝扎腹口,不使茶叶掉落。将鲫鱼置盘,料酒、葱、姜去腥,放入蒸锅蒸熟即得。
③推荐理由:主治痰湿困脾之纳呆脘满、口腻口臭、大便黏滞或腹泻水肿。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利湿、利尿消肿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水肿腹泻、便血溃疡、糖尿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绿茶能清热去火、生津止渴、消食除烦。适宜湿气重和水肿患者食用。



2.芡实山药糊
①配料: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②制作方法:芡实、山药晒干后磨成细粉,将糯米粉与白糖加入调匀。取混合粉50至100克,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加热烧熟。每天早晨空腹温服。
③推荐理由:芡实山药糊具有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宜寒食困脾者食用,芡实、山药均入脾肾,是健脾除湿要药。山药偏甘味而健脾,芡实偏涩味而收敛,配合糯米粉可治虚寒腹泻。



十四、处暑
1.杏仁百合爆里脊
①配料:里脊肉、莲藕、鲜百合、杏仁、葱姜蒜
②制作方法:. 将里脊肉用盐、胡椒粉、蛋清抓匀。将里脊肉过油。藕丁和百合过油。葱姜蒜先爆香,加入料酒、水、盐、胡椒粉和糖调味。然后下入水淀粉先勾芡。加入所有的原材料倒入锅中,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③推荐理由:处暑时节,暑气渐消,天气逐渐干燥,饮食应少食多餐,适当进补,以补充炎夏损耗。杏仁百合搭配里脊肉,可以达到滋补的效果,肾阴阳气虚衰和肾气虚弱的人食用。



2.双花上汤苋菜
①配料:苋菜、石斛、金银花、口蘑
②制作方法:石斛切成段放在开水中。金银花和口蘑也放入开水中烧煮。把苋菜放入70度的开水烫熟,烫熟后并捞出。用盐、糖和胡椒粉在汤中调味。最后把汤浇在苋菜上即可。
③推荐理由: 处暑时节,天气渐凉,容易有食欲不振和肠胃不适的症状,适当食用苋菜,搭配石斛,可以达到健脾养胃生津的效果。适宜脾气虚弱、胃气不足的人食用。



十五、白露
1.杏仁糊
①配料:杏仁20克,藕粉100克,面粉100克,白糖15克。
②制作方法:杏仁去皮尖,打粉,同藕粉混匀。面粉置热锅内炒熟,晾冷,与藕粉、杏仁粉、白糖混匀加入清水400毫升,搅匀。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清水100毫升,烧沸,将已配制好之藕粉、杏仁粉、面粉、白糖之混合物,徐徐倒入锅内,不断用锅铲搅拌,直至成糊,熟透即成。
③推荐理由:杏仁糊是一款经典的广东糖水,风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适宜肺气衰弱、若痰多咳嗽的人食用。



2.西洋参石斛炖鸡汤
①配料:西洋参6克、石斛2克、鸡1/4只。
②制作方法:石斛先用清水泡1个小时。老母鸡斩大块下锅滚开去一下血水捞起。鸡块,西洋参片,泡过的石斛,枸杞子,桂圆肉,红枣一起下电炖内胆锅,加满9分水。内胆盖盖放进电炖锅,炖2个半小时即可。
③推荐理由:具有益气养阴、清热降火的一个作用,对于睡眠不足口干的患者滋补效果很好,适宜身体虚弱的人食用。



十六、秋分
雪梨银耳红枣莲子汤
①配料:雪梨1个、银耳30g、莲子20g、红枣5枚。
②制作方法:雪梨去皮切成块,银耳一朵、莲子若干和红枣10余粒泡发洗净。雪梨、银耳、红枣、莲子和冰糖适量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约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炖开后转小火1小时即可。
③推荐理由::雪梨银耳红枣莲子汤具有润肺镇咳、帮助消化、健脾滋阴的良好功效,适宜阴虚,脾虚气虚的人群食用。



2桑叶菊花茶
①配料:秋桑叶3g、菊花3g,龙井茶15g
②制作方法:开水泡茶,依次加入桑叶和菊花,二次煮开,可佐以蜂蜜服用。
③推荐理由:桑叶和菊花清热降火,滋阴润肺,龙井茶香浓郁,三者结合可以润肺化痰。



十七、寒露
1.地黄母鸡汤
①配料:母鸡一只,生地黄50克,龙眼肉30克,大枣5枚,葱、姜等调料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母鸡宰杀褪毛去内脏,洗净,焯水去血。起油锅至七分热,将母鸡下锅油炸至变色,捞出沥油。生地黄、龙眼布包,纳入鸡腹。将母鸡放入砂锅,加葱、姜、料酒、大枣,武火煮开,文火慢炖,加盐调味即成。
③推荐理由: 地黄母鸡汤具有温中益气,滋补津液的功效。主治 秋燥秋乏,汗多懒散,夜尿增多。适宜肾阴不足、阳虚体虚的老年人食用。



2.烤香蕉
配料:香蕉二根,朗姆酒10克,黄油、白糖、橙汁、蜂蜜适量
②制作方法:平底锅放入适量黄油、白糖,加热烊化;香蕉去皮,放入平底锅,煎至变色;在香蕉上滴洒倒入朗姆酒,煎至飘香;然后均匀抹上橙汁、蜂蜜,煎至熟软即成。
③推荐理由:秋燥袭肺,移热大肠,容易引发便秘、便血、痔疮、肛裂,亦须注意。香蕉性寒味甘,归肺、胃、大肠经,能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润肠通便,也可辅助治疗顽固性干咳。适宜便秘人群服用,可以不分季节。



十八、霜降
1.老鸭龙眼山药汤
①配料:老鸭半只,龙眼五个,铁棍山药500g。
②制作方法:老鸭去皮去肥,清洗干净,龙眼去壳去核,铁棍山药刨皮切块,放入锅中一起炖煮,按照煲汤方式炖煮至软烂即可
③推荐理由:这道汤具有补脾养胃,养心安神的功效其中,老鸭肉有滋补脾胃,补肾消肿之效,山药健脾补肺固肾,龙眼补益心血,养心安神。此汤中龙眼偏温,老鸭肉偏凉,一温一凉,加之山药调中,为平补心脾之上汤,且能防燥祛寒。



2.白果萝卜粥
①配料:白果萝卜粥
②制作方法:将萝卜去皮后切成块或小丁,白果洗净用水焯一下,将大米淘洗净,锅中添适量清水煮粥,半小时后,放入白果和萝卜,之后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适宜于霜降前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喘息、痰多稀白等症的调治。也用于妇女脾肾不足引起白带增多、色淡清稀等症的辅助治疗。



十九、立冬
1.虫草熟地老鸭汤
①配料:冬虫草10克,熟地黄40克,红枣(去核)6枚,老鸭1只、盐、葱、姜、料酒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冬虫草、熟地黄、红枣洗净;老鸭宰杀后去毛、内脏、头颈及脚,洗净后飞水。然后把冬虫草、熟地黄、红枣放入鸭腹腔内,置于炖盅里,加开水适量,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适宜阳虚体弱的人食用,冬虫夏草搭配老鸭具有滋阴补肾的效果。



2.胡椒猪肚汤
①配料:白胡椒30-50粒,猪肚1个、盐、葱、姜、料酒适量
②制作方法:先将猪肚洗净,锅内注水,将猪肚下锅,加入白胡椒,煲两个小时左右,汤稠肚烂时,加入食盐、味精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此汤可在饭前饮用。胡椒有温中散寒作用,猪肚有健胃养胃的功效,脾胃虚寒的人可以食用,达到养胃的效果。



二十、小雪
1.栗子猪尾巴汤
①配料:栗子150克,猪尾巴或猪尾龙骨300克
②制作方法:将猪尾巴或猪尾龙骨洗净出水后,和栗子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这道汤有补肾强筋,益气健脾的作用,对腰膝酸软、腿脚无力、筋骨疼痛、夜尿多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2.羊肉萝卜汤
①配料:羊肉500克(切块),萝卜500克(切块),草果2个(去皮),甘草3克,生姜5片,盐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上述材料同放锅内煮汤,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③推荐理由:这道菜有补中健胃,益肾壮阳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腰痛怕冷、食欲不振等症。适合男性食用。



二十一、大雪
1.冬瓜三鲜汤
①配料: 冬瓜、银耳、海米、鸡蛋
②制作方法:将银耳泡发洗净撕成合适小块,冬瓜去皮切块,锅内加入清水煮开后放入木耳、冬瓜、海米等熬煮成汤,汤熟前打入鸡蛋花,加入食盐、麻油、味精、水淀粉等调味品煮成汤即可饮用。
③推荐理由:这道汤的功效作用是滋补养肾、健脾生津,适宜冬季免疫力低下的人食用。



2.肉苁蓉羊肉粥
①配料:肉苁蓉、羊肉、粳米、生姜、葱白
②制作方法:将肉苁蓉和羊肉都洗净切成细片,先将肉苁蓉放入锅中煎取药汁,滤去药渣后放入羊肉片和粳米,大火上开后放入姜丝、葱白丝将米熬至熟烂成粥即可。
③推荐理由:这道粥能够健脾养胃、补肾益阳,容易腰膝酸冷的人适合食用。



二十二、冬至
1.韭菜炒胡桃仁
①配料:胡桃仁、韭菜、麻油
②制作方法:胡桃仁50g开水浸泡去皮,沥干水备用。韭菜200g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麻油倒入炒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胡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本品有补肾助阳,温暖腰膝的作用。
③推荐理由: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冷痛,男性脾肾亏虚者适宜食用,可以补肾壮阳,健脾益气。



2.黄芪童子鸡
①童子鸡、生黄芪9g、姜、葱
②制作方法: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g,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童子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辅以黄芪,滋补肾阴,是冬季的补肾补气佳品。



二十三、小寒
1.杜仲炒腰花
①配料:猪肾250克、杜仲12克、生姜、葱白、大蒜、花椒、植物油、精盐、酱油、醋、白糖、味精、绍酒、干淀粉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将猪肾洗净,切成花状,用生姜,葱,大蒜,酱油,醋和酒腌制,将杜仲泡好,将腰花裹上干淀粉炸好,杜仲和腰花放入锅中,大火快炒。
③推荐理由:杜仲炒腰花具有补肾益精、温肾助阳的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冬季肾虚的调补,如腰痛腿软、畏寒肢冷、头目眩晕、夜尿频等不适,尤其对夜尿增多者有较好的调治作用。因本品属温补药膳,如果有口渴、口苦、小便黄赤等热性症状不宜服用。



2.枸杞猪肝汤
①配料:猪肝100克、枸杞子50克、黄酒、精盐、葱段、姜片、胡椒粉、猪油各适量。
②制作方法:锅热,入猪油,下猪肝片煸炒,加黄酒、葱段、姜片、精盐煸炒,加入清水适量,放枸杞子共煮,煮至猪肝熟透,加胡椒粉调味即可。
③推荐理由:。枸杞猪肝汤具有滋肾、润肺、养血、补肝、明目等功效,能够辅助温阳散寒。



二十四、大寒
1.黑豆鳝鱼汤
①配料: 黄鳝 100 克,黑豆 60克,红枣、葱、姜、盐、色拉油各适
②制作方法:黑豆先泡好,黄鳝去掉内脏洗净,沸水中焯烫并切段。将红枣洗净,姜洗净切丝,葱切段。锅内加适量水,放入黄鳝、黑豆、红枣、姜、葱,然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煮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③推荐理由:养生功效:黄鳝与黑豆搭配可以抗衰老,补肝益肾,适合冬季食用,对于腰痛无力、头发早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2.萝卜排骨汤
①配料:排骨200克,白萝卜150克,葱段、姜片各20克,香菜末少许。料酒20克,盐适量。
②制作方法:排骨剁小段,焯水后洗净;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煮锅中加适量水烧开,放入排骨、葱段、姜片、料酒,改小火煮1小时。倒入萝卜,继续煮15分钟,放入盐调味,盛入汤碗中,撒上香菜末即可。
③推荐理由:冬季吃萝卜对畅通肠胃、防病健身有好处。白萝卜可下气消食、生津化痰、利尿通便,适合消化不良、饮食积滞、气滞腹胀、呕吐泛酸、咳嗽痰多、大小便不畅者食用。此汤荤素搭配,既能保证营养,又不会造成积滞,是冬季养生保健的理想选择。这道汤老少皆宜,冬季进补佳品。



【参考文献】
《中医药膳学》
《四季调养药膳》
《中国药膳大辞典》
《中医食疗方全录》
[期刊论文] 中医食疗药膳在儿童脾胃调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学位论文] 健脾益肾药膳雌鸡粥干预社区老年衰弱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
[期刊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食物药膳学"课程思政教育方案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07:40 , Processed in 0.0987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