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楚方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回复: 1

中医内科学总结(3)-哮喘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0 1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哮喘
哮病-发作期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哮病-缓解期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补肾摄纳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喘证-实喘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加减
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加味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滞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喘证-实喘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定义:
哮病,又称哮证,是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 卧为主症的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
哮病:
病因: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引动而触发,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气道挛急所致。
1.外邪侵袭 ;2.饮食不当;3.情志刺激;4.体虚病后
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
病理因素以为主。
病机: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伏痰主要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气道挛急所致。


诊断: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西医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哮喘严重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缓解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鉴别: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为主要临床特征;喘指气息言,以呼吸气促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证是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总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发作期以表实为主,要先辨寒热,以攻邪治标;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应细辨肺、脾、肾的虚实及阴虚阳虚,以扶正固本。
若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表现为寒包热哮证者,治宜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可选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治疗;
若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表现为风痰哮证者,治宜祛风涤痰,降气平喘,可选用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
若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表现为虚哮证者,治宜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可选用平喘固本汤
若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表现为喘脱危证,治宜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可选用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治疗。
喘证:
病因: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既有外感,又有内伤。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痰浊内蕴、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
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所伤;4.劳欲久病
病机:肺 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位:喘证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肺和肾,但与肝脾心有关。


诊断 -断病:
1.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 口唇发绀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情志刺激及劳累而诱发。
3.血常规、胸部影像、心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等辅助检查, 有助于本病西医病因的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5-3-25 20: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的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楚方

GMT+8, 2025-4-7 09:01 , Processed in 0.0836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